资管新规落地五个月 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9-28 18:50

以“新时代金融扩大开放与银行保险业改革发展之路”为主题的2018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以下简称“银行保险国际论坛”)于昨日开幕,该论坛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石景山人民政府主办。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表示,北京市张开双臂欢迎国内外金融机构。北京市的金融资产占全国的45%,同时引进外资的数量占全国的19%,排名第一位。40年前,中国第一个引入的外资金融机构就座落在北京市,全球500强企业当中11%的总部聚集在北京市,国外世界500强企业70%也在北京市设立了机构。

在此次“银行保险国际论坛”上,与会金融业和金融研究的大咖们对已经落地五个月的资管新规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资管新规实施以来金融业的变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表示,资管新规把过去的混合理财做了结构化处理。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由过去的单一风险、机构风险变成了机构和市场风险并重的时代。机构风险的核心是资本不足,市场风险的核心是透明度,资管产品最重要的是负责理财和财富管理,所以要突出它的透明度监管,要让所有的产品信息披露充分,这是认识上的巨大进步。

中国保险学会姚庆海会长认为,资管新规是金融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当前,中国经济有两个问题困扰了高质量发展:第一个是中国经济社会风险保障不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创新金融工具,创新风险管理工具,创新金融产品,也就需要加快发展保险业来填补巨大的风险保障缺口;第二个是中国金融资本市场缺乏长期资本来源不足,导致中国资本市场缺乏机构投资者,需要通过保险机构的长期负债,形成长期资金。资管新规的出台是恰逢其时,特别是管住了乱象,规范了服务,在统一的监管条件下,保险业应该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式、创新产品和服务。

原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王和谈及如何理解监管体制改革背后的逻辑和诉求时表示:首先,保险是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者,应该遵循的古训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其次,保险的本质是分散和降低风险,通过保障资金池的方式来平滑、对冲、消融风险。所以,保险的资金管理于“池”的理解要有自己的认知;第三,保险对于风险的管理应该强调它的“刚性”特征;第四,“长期”是保险经营的关键期词,保险经营中最需要的一个特质是对时间的敬畏;第五,周期尤其是风险周期,是保险经营的一个最重要的逻辑基础。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认为,资管新规实施后,监管标准统一、通道业务受限、监管方法优化、打破“刚兑”,未来有六大前景:第一、资管回归信托本质、平稳发展,机构要想办法把产品做好,过去是高收益抢市场,现在真正的好产品才有戏;第二,百花齐放、良性竞争,银行、证券、保险现在都在一个起跑线上;第三,资管产品创新加快,呈现多元化发展;第四,互联网资管的重要性不断增大;第五,智能投顾有较大潜力,智能投顾跟金融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中国拥有广泛的发展潜力;第六,全球化资产配置时代来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国刚表示,中国资管市场是一个必然发展的市场,也是中国金融的未来。市场要有市场的规律,各种市场边界要清楚。资管新规对市场是新一轮的清理,但是还仅仅是开始,还有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需要创造各种新的市场机制,哪怕这个机制只解决一个问题,因为今后的金融是一个精细化的过程。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实,资管市场要进一步开放,一方面可以吸收和借鉴已经走过的路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可以用各种新的技术来支持这个市场的发展。

同时,多位嘉宾表达了对于金融科技的看好与期待。

吴晓求认为,金融的科技化是基本趋势,新技术将会深度的影响金融的基因,从而改变金融的业态。商业银行并不一定就要做大、并一定要有门店,因为未来新的业态会克服传统金融机构的时空限制。金融科技将使得金融的脱媒速度加快,监管要及时跟进。

姚庆海表示,要把科技创新的成果注入到金融业中来,中国的金融业已经和科技高度结合,银行保险业现在已经成为高科技的行业。

王和表示,本次资管新规提出了智能投顾的概念,智能投顾是资管领域一个最典型的应用,在以大数据、以AI为代表的时代,的确需要重新思考认知科学的变化对于金融的影响,“谁能够拥有数据,谁能够构建出所谓的算法,更重要的是谁拥有更强的算力,将决定谁可能拥有更多的未来”。

编辑:
数字报

资管新规落地五个月 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网  作者:  2018-09-28

以“新时代金融扩大开放与银行保险业改革发展之路”为主题的2018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以下简称“银行保险国际论坛”)于昨日开幕,该论坛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石景山人民政府主办。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表示,北京市张开双臂欢迎国内外金融机构。北京市的金融资产占全国的45%,同时引进外资的数量占全国的19%,排名第一位。40年前,中国第一个引入的外资金融机构就座落在北京市,全球500强企业当中11%的总部聚集在北京市,国外世界500强企业70%也在北京市设立了机构。

在此次“银行保险国际论坛”上,与会金融业和金融研究的大咖们对已经落地五个月的资管新规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资管新规实施以来金融业的变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表示,资管新规把过去的混合理财做了结构化处理。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由过去的单一风险、机构风险变成了机构和市场风险并重的时代。机构风险的核心是资本不足,市场风险的核心是透明度,资管产品最重要的是负责理财和财富管理,所以要突出它的透明度监管,要让所有的产品信息披露充分,这是认识上的巨大进步。

中国保险学会姚庆海会长认为,资管新规是金融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当前,中国经济有两个问题困扰了高质量发展:第一个是中国经济社会风险保障不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创新金融工具,创新风险管理工具,创新金融产品,也就需要加快发展保险业来填补巨大的风险保障缺口;第二个是中国金融资本市场缺乏长期资本来源不足,导致中国资本市场缺乏机构投资者,需要通过保险机构的长期负债,形成长期资金。资管新规的出台是恰逢其时,特别是管住了乱象,规范了服务,在统一的监管条件下,保险业应该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式、创新产品和服务。

原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王和谈及如何理解监管体制改革背后的逻辑和诉求时表示:首先,保险是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者,应该遵循的古训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其次,保险的本质是分散和降低风险,通过保障资金池的方式来平滑、对冲、消融风险。所以,保险的资金管理于“池”的理解要有自己的认知;第三,保险对于风险的管理应该强调它的“刚性”特征;第四,“长期”是保险经营的关键期词,保险经营中最需要的一个特质是对时间的敬畏;第五,周期尤其是风险周期,是保险经营的一个最重要的逻辑基础。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认为,资管新规实施后,监管标准统一、通道业务受限、监管方法优化、打破“刚兑”,未来有六大前景:第一、资管回归信托本质、平稳发展,机构要想办法把产品做好,过去是高收益抢市场,现在真正的好产品才有戏;第二,百花齐放、良性竞争,银行、证券、保险现在都在一个起跑线上;第三,资管产品创新加快,呈现多元化发展;第四,互联网资管的重要性不断增大;第五,智能投顾有较大潜力,智能投顾跟金融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中国拥有广泛的发展潜力;第六,全球化资产配置时代来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国刚表示,中国资管市场是一个必然发展的市场,也是中国金融的未来。市场要有市场的规律,各种市场边界要清楚。资管新规对市场是新一轮的清理,但是还仅仅是开始,还有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需要创造各种新的市场机制,哪怕这个机制只解决一个问题,因为今后的金融是一个精细化的过程。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实,资管市场要进一步开放,一方面可以吸收和借鉴已经走过的路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可以用各种新的技术来支持这个市场的发展。

同时,多位嘉宾表达了对于金融科技的看好与期待。

吴晓求认为,金融的科技化是基本趋势,新技术将会深度的影响金融的基因,从而改变金融的业态。商业银行并不一定就要做大、并一定要有门店,因为未来新的业态会克服传统金融机构的时空限制。金融科技将使得金融的脱媒速度加快,监管要及时跟进。

姚庆海表示,要把科技创新的成果注入到金融业中来,中国的金融业已经和科技高度结合,银行保险业现在已经成为高科技的行业。

王和表示,本次资管新规提出了智能投顾的概念,智能投顾是资管领域一个最典型的应用,在以大数据、以AI为代表的时代,的确需要重新思考认知科学的变化对于金融的影响,“谁能够拥有数据,谁能够构建出所谓的算法,更重要的是谁拥有更强的算力,将决定谁可能拥有更多的未来”。

编辑:
新闻排行版